

在金鐘統一中心開業 35 年的名都酒樓,將於 9 月底結業。
升中派位結果今日公布,在油麻地一間小學,小六生返學校領取派位證及入學註冊證。 有學生獲派第一志願學校,得悉結果後喜極而泣,表示本身並無抱有太大期望,形容是喜出望外,認為學校的校風優良,學習氛圍較好。 亦有學生獲派一直心儀的第一志願中學,心情興奮。家長表示計劃暑假與兒子旅行慶祝,亦會讓他打機放鬆心情。 亦有學生接到派位證後顯得不太開心。有學生獲派第二志願中學,對結果尚算滿意,正考慮會否到第一志願的中學叩門,已做好準備。 本年度有約48000名學生參加中學派位,按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有95%學生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85%學生獲派首志願。
【Now新聞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計劃設立動態資料庫,及早識別長者及殘疾人士家庭。 孫玉菡接受報章專訪時提到,未來重點工作之一是設立動態高風險資料庫,利用大數據及早識別風險較高的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以及殘疾人士家庭,期望改變過往被動求助的情況,及時為他們提供適切協助。他又表示,資料會盡快分散在不同部門、機構的社福服務相關數據資料及醫療紀錄,確保釐清私隱問題下,達至資訊互通。#要聞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展開歐洲訪問行程,與國際組織、國際法院法官、政府官員及當地商界會面,推廣香港的法律制度和服務,以及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中心的發展。 林定國抵埗後,與在荷蘭和盧森堡生活的香港人和華僑團體代表會面,他翌日抵達海牙,首先到訪海牙國際私法會議,與海牙會議秘書長會面。林定國感謝海牙會議對律政司法律專業人員借調計劃的支持,並就繼續加強律政司與海牙會議合作交換意見,包括落實今年12月舉辦的律政司旗艦活動香港法律周期間,舉辦有關海牙公約的國際會議。 林定國其後與荷蘭司法與安全部秘書長及部門官員會面,介紹香港最新發展和討論國際法律合作發展和方向等議題。 林定國隨後與中國駐荷蘭王國特命全權大使談踐共進午餐。他感謝中央政府支持特區積極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參與國際組織會議,讓香港的公私營法律人才有機會參與海牙會議的不同項目。林定國亦到訪聯合國國際法院,與國際法院院長岩澤雄司會面,就國際爭議解決最新發展交流意見。 林定國將前往巴黎繼續訪問行程。
根據 2021 年人口普查,本港約 34000 名兒童居住劏房,長期面對狹窄的居住環境,以及學習支援上的匱乏,容易對他們的學業、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都會大學、公共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及社協 2023 至 24 年就有關問題研究,昨日(7 日)公布結果,發現近四成劏房學童認為家中缺學習空間,逾四成認為缺遊玩空間,其抑鬱水平亦明顯較高。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的法例在去年4月實施,第二階段「走塑」將涵蓋更多即棄塑膠產品,例如外賣的食物容器、杯蓋、膠杯等,但未有具體實施日期。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政府希望先以鼓勵試行方式推行第二階段「走塑」,並非「一刀切」實施。 謝展寰接受本台《上任三周年》系列專訪時說,未來一兩個月會推出試驗計劃,與飲食業界及環保餐具生產商試用環保飯盒、湯碗等,之後再作改進。他指出,第二階段涵蓋的塑膠產品與首階段不同,市民自備飯盒較自備餐具難度大;同時現時一些食物湯品的容器、膠蓋的替代品使用效果不理想,但謝展寰說不希望一直等待,因此採用務實做法,鼓勵業界揀選合適的替代品試行。 他表示,如果強制推行,社會或會「反彈」,例如第一階段推行時,政府鼓勵市民自備餐具,但社會的關注點轉移到替代產品是否好用,因此政府汲取經驗後,希望在社會的接受程度及替代餐具的成熟度較高後,再正式推行第二階段措施。 展望未來兩年的工作,謝展寰說,其中一項重點是如何在經濟轉型和邁向碳中和的過程中,將挑戰化為機遇,並發展成經濟新增長點,做到「環保與經濟並行」。他說,政府會與大灣區探討推動「無廢灣區」、新能源發展、建立綠色產業,認為香